人工智能课程 走进中小学!这些省市已“先行”!

最新信息

人工智能课程 走进中小学!这些省市已“先行”!
2023-03-17 17:22:00
3月16日召开的“2023浙江数字教育大会”传出消息,人工智能将成为浙江中小学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中小学科学、数学等学科都将大篇幅融入人工智能教学内容。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浙江省一门高考学科,中小学引入人工智能课程,将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
  事实上,浙江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此前便已启动“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提出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建设,引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人工智能学习空间建设、人工智能师资培训以及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建设具有浙江辨识度的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成果。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公布两批试点区和试点校培育名单,囊括浙江全省11个市逾百所学校。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不止是浙江,全国多个省市近年来都在积极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并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杭州温州先行“探路”
  此前,杭州市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据媒体报道,2020年初,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启动人工智能教育项目,涉及96所中小学和2所基地,当年覆盖全区3万余名学生。据介绍,针对不同学段的特点,余杭区将人工智能项目课程分为三个层级——标准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创精神。
  为了均衡教育资源,同时让有天赋的学生脱颖而出,余杭区人工智能教育项目还提出了“标准校+中心校+基地校”三级体系,为辖区内的96所标准校全部配备了标准型课程。在标准校之中,又选择4所优秀学校设立为中心校,为其配备独立的实验室,给有人工智能兴趣的学生提供深度实践的机会。另外,项目还设立两所基地校,为学生提供更集中更系统的AI学习。
  除杭州外,浙江温州也积极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2022年3月,温州市印发《温州市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到2023年,温州市将培育700所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60所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构建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基础普及类、社团拓展类、综合提升类”校园人工智能教育三阶课程体系,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完备;到2025年,培育1000所人工智能实验学校,100所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全市中小学实现人工智能课程全普及、人工智能实验室全覆盖,融合应用研究不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从零星开展到“全国开花”
  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规划》,提出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2021年,教育部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称,我国中小学相关课程已安排人工智能教育内容。正在进行的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工作中,将根据需要将人工智能教育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中。
  2020年,作为教育部公布的首批8个“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之一,湖北武汉面向全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组织专家遴选四套人工智能教材,在部分中小学的三到八年级学生中试点人工智能课,成为全国最早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的几个城市之一。截至2021年底,武汉市共有240所学校成为人工智能教学试点。
  2021年3月,在深圳市南山区举办的全区人工智能教育推进交流会上,南山区发布《南山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学安排及要求》,宣布将人工智能课程正式纳入小学五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的必修课,保障每学期5个课时的学习,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应用。
  记者注意到,除上述一二线城市外,部分三四线城市如湖南湘潭、湖北鄂州等,也都发布了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
  此前,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课题组的一份调研结果表示,人工智能教育区域推进涉及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部门机构,这些机构互不隶属,责任边界模糊,形成“多中心”态势,导致区域人工智能教育推进主体的执行力弱化,区域内的人工智能教育只能零星开展。
  调研结果显示,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区域均推出了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意见,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教育,所在区域呈良好发展态势。但其余地区公共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依旧面临人工智能应用与人工智能教育相脱节的矛盾。
  上述课题组表示,需要坚持资源共享原则,以中小学基础教育为主阵地,激发学界、政府、企业共同建设,引导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人工智能公益化公共服务平台。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人工智能课程 走进中小学!这些省市已“先行”!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