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白银危机”及相关货币制度变革

最新信息

晚清“白银危机”及相关货币制度变革
2023-06-09 08:16:00
自明嘉靖至民国中期,我国在以白银为主要货币的这四百余年时间里,出现过三次比较严重的“银荒”,也就是白银短缺危机,分别发生在明末、晚清和民初。这其中,尤以晚清的“白银危机”持续时间最长,对经济社会的损害最重。
  危机的根源
  晚清“白银危机”,源起于清中早期,爆发于鸦片战争前后,影响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的灭亡。其形成因素有内外多方面,但最主要还是来自外部。
  在银元铸行之前,清朝的白银以“两”为重量和计算单位,故又称“银两”。银两与制钱并重,广泛应用于财政赋税、中外贸易和民间交易。
  17世纪后期即清中早期,我国东南沿海贸易较发达的城市,就有外国银币(又称外国银元、外洋)在市面流通。相比中国的银锭和银块,外国银币有固定的重量和面值,形制统一,铸造精美,便于携带和折价计算,受到民众普遍欢迎,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银两,成为各大宗货物交易的主要媒介。到清中晚期,无论对外贸易,还是对内赋税,外国银元都占据相当高的比例。史料记载,至1912年清朝灭亡前,流通中国的外国银币有近百种之多,金额逾11亿元。
  外国银元含银量为90%左右,市场价值高于实际价值。西方一些国家利用外洋与中国“十足”纹银的兑换,获取了丰厚利润,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源源不断输入的外洋,成了列强侵华最强有力的金融工具,使中国被动地卷入了世界资本运动,国家经济也慢慢被掌控。尽管当时朝野上下禁止银洋声音不断,但出于对西方国家的忌惮及不想轻易打破既有经济运转体系的短视,清政府对外洋流通总体上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此外,鸦片的大量输入也是“白银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
  鸦片战争前的百多年间,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国家是英国,英国从中国进口茶叶、丝绸等商品,向中国输入毛织品。当茶叶逐渐成为西方受欢迎的饮品后,英国加大了进口量,而中国则对英国的棉毛制品需求不大。为扭转贸易逆差局面,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通过鸦片赚取的白银已大幅超逾购买茶叶等商品的货款,中国白银开始大量外流。
  鸦片战争结束后的巨额赔款使中国白银外流更加严重。据史料,鸦片战争前后的四十年间,中国白银流出总量达4.5亿两,令几百年的财富积累消散殆尽。同时,白银短缺引发了“银贵钱贱”问题。19世纪初,制钱1000文可兑换白银一两,到1849年,制钱2355文才能换银一两。朝廷有令,民与官府往来、交赋纳税等项皆须折银计价,这使以制钱为收支手段的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晚清“白银危机”严重扰乱了当时的经济秩序,使传统的货币制度遭受巨大冲击,诱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直接导致了国力衰微。清廷不断寻求应对之法,多次进行货币政策和相关制度变革,力图救亡求存,延续统治。
  功败垂成的禁烟限银
  清政府深知鸦片危害,早在嘉庆五年(1800年),便将其列为禁品,下发禁烟限银令,规定外国商船来粤,保证不夹带鸦片。但当时走私猖獗,大量官员和兵丁参与其中捞取外快,使“嘉庆禁令”几乎变成一纸空文。
  道光元年(1821年),清廷采取更为严厉的巡缉措施,惩办与外国勾结的鸦片贩子。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殖民者则以此为由,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清政府“禁烟限银”政策彻底付诸东流,鸦片贸易几乎成了合理合法的商业活动,白银流出已是国门洞开,无法阻止。
  病急乱投医的大钱鼓铸
  咸丰三年(1853年),“银荒”肆虐,府库空竭,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又急需大笔军费。情急之下,清廷议行大钱鼓铸,即铸造面额高于金属材料本身的大面值铜钱,如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和当千等。
  铸大钱利益丰厚,如当千大铜钱,额面规定每枚等于制钱1000文,而其金属价值却只有38文,强制增值962文,扣除铸造费用,每枚可净收入886文。当时,全国各地共有28局参与大钱鼓铸,总铸额折银逾1200万两,清政府从大钱发行中获取了巨大收益。
  然而大钱流通导致民间私铸泛滥,物价飞涨,民众抵触情绪日盛,怨声载道。几年后,“市面折算日贱,流通渐形壅滞”,官府无法再从铸钱中攫取利润,大钱之法惨淡收场。
  咸丰时期的大钱政策名义为币制改革,实际是以通货膨胀手段掠夺民间财富,初始阶段虽可暂时缓解国库空虚,但却只是转嫁财政危机之法,不但无法真正扭转国家面临的经济困局,还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重危害。
  饮鸩止渴的票钞发行
  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让本已被“银荒”折磨得焦头烂额的清王朝雪上加霜。一面白银不断外流,国库已趋山穷水尽,一面需要大量钱财镇压起义,财政收支严重失衡。咸丰三年(1853年),继推行大钱之后,清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再行票钞制度,发行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以求迅速度过危机。
  户部官票简称官票,以银两为面额代替银两使用,又称银票;大清宝钞简称宝钞,以制钱为面额代替制钱使用,又称钱票。官票宝钞按照规定,“出纳皆以五成为限,民间完纳正项钱粮、盐关课税及一切交官等款,皆须票钞与银钱相辅而行”,论理应当畅行无阻,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官府在没有必要现金准备的情况下,不断增加发行数量,扩大票面面额,时日一久,钞票便逐渐不能完成兑现,流通日益受阻。再加上地方官吏利用纸钞和物价、白银的波动,营私舞弊,更加剧了票钞流通的困难。
  咸丰四年(1854年)起,票钞开始贬值,到咸丰十年(1860年),京城市面银票一两仅值银二钱,钱票每千文仅值制钱一百余文,折价幅度殊为惊人。滥发官票宝钞,引致通货膨胀,市场混乱,民众生活江河日下,在强烈的抵制声中,清廷不得不停发票钞。
  市场上盈塞着的大量票钞,清政府无力收回,只能任其消亡。同治二年(1863年),朝廷下令,筹拨京饷并各省地丁等项,一律停收钞票。行用了不到十年的咸丰票钞,至此寿终正寝。
  负隅求生的自铸银元
  外国银元占领中国市场后,清王朝国运日渐衰靡,经济社会危机重重。
  危难之际,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自铸银元以制外洋,有效阻止白银外流。清政府认为此举系“经国远谟,救时良策”。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在广东设银元局,仿外洋重“七钱二分”的“一元”制,铸银元成功,开启了中国机制银元的历史。因所铸银元镌有龙形,故称“龙洋”。
  广东银元铸行后,各省纷纷仿效,“龙洋”一朝流布天下。先期尚好,成色上乘,重量统一,式样精美,民众乐于接受,着实给国家带来了久违的银钱稳定、商贸复苏、朝野振奋的良好发展局面。但几年之后,一些地方便自行其是,所铸银元纯度下降,重量锐减,很多地区又恢复为银两时期的称重剔杂交易方式。再者,因一直没有正式确定白银单位,清朝廷多次“废元改两”“废两改元”,政令频发,朝令夕改,日久天长,商民对龙洋先是失望继而排斥,国家币制继续混乱,经济民生复陷泥潭。
  尽管如此,自铸银元也称得上是清朝币制改革中的最大成就。它一定程度缓解了白银外流,且为后期确定银本位,正式出台白银货币全国统一标准奠定了基础。
  空留遗恨的铜元政策
  龙洋虽冲减了市场流通白银主币的压力,但充当辅币的制钱市场又严峻起来。主要原因,一是国家经济举步维艰,云南等地铜矿开工不足;二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掀起了抢占“租借地”和瓜分“势力范围”的狂潮,清政权风雨飘摇,地方政府私下自谋退路,各造钱局无暇顾及钱币生产。当时,全国各地多呈现制钱缺乏状态,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市面无钱可找、商业阻滞、纠纷迭起的现象。
  面对“银荒”与“钱荒”双重困局,清政府决定造铜元以救钱荒。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广东造币厂试铸出中国最早的铜元,两年后,全国各省大规模开铸。
  铜元铸工式样新颖,中间无穿孔,大大提高了铸造速度和质量;它不易伪仿,成色统一,与银元或制钱有固定比值,“通行市肆,民间称便”。很快,规整、便利的铜元就流通全国,迅速解决了“钱荒”之急。
  但铜元本质上仍是一种不足值货币,它的铸行,为国库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收入,这在清政府眼里,无疑是一剂救世良方。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全国铸造总额由1900年的17亿枚激增至75亿枚,招致“铸造日多,行销日滞,法价已不可保”。
  为解决铜元问题,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实施《整顿圜法酌定章程》,将全国原有24钱局最后裁并为5处。新铸铜元有所减少,然市面流通总量依然庞大,经济社会中各种矛盾叠加引致的国力衰败,仅靠铜元铸造制度改革起不到多少提振作用。
  昙花一现的《币制则例》
  清末货币流通市场的混乱程度难以名状,银块、银锭、中外银元、铜钱、铜元、各钱庄票号及外国银行发行的纸币等混杂使用,市场交易困难,经济不断衰退,百姓苦不堪言。对此,清王朝继续在货币制度的变革上做文章,决定实行银本位,明确白银货币单位,做最后的挣扎与拼争。
  而关于白银货币单位问题,又爆发了“两、元之争”。主“两”派代表人物盛宣怀提出,币制“随人趋步,各国所无”,大清国应“自为制度”,要以“两”为货币单位,于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朝廷奏准铸一两银币为主币。两年后,主“元”派代表人物度支部尚书载泽奏称民间已习惯外国银洋,一两币不便行用,要求“改从七钱二分之制”,又得批准,朝廷再铸一元银币。一元银币刚刚开铸,袁世凯、唐绍仪等上奏,请求恢复一两银币,再获批准。
  “两、元之争”的飘忽不定,显示了清朝廷的犹豫不决态度。实际上,他们已经看出,无论以“两”为单位还是以“元”为单位,都不能扭转财政废弛、国家衰亡的现实,他们只是在权臣的执见间左右摇摆,以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
  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以条法形式颁发了《币制则例》,规定废除白银、铜钱双轨制度,单行银本位,银主铜辅;废除银两制度,白银专以元为单位;定银元为国币,铸币权统一中央;主币银元重七钱二分,纯度90%。
  《币制则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的银本位货币制度,白银货币的单位、成色被最终确定,以法制方式结束了“两、元之争”,终止了中国银两、银元并用的混乱局面。可惜未等到全面推行,清王朝就覆灭了。
  往事已矣,但并未尘封。纵观清王朝多次货币政策及制度变革,虽都是围绕“白银危机”而进行,但其初衷目的多为解困而非图强,多为统治而非民生,多为皇家而非百姓,故均以失败告终。落后的封建制度,腐败的清朝政府,交困的内外局势,也注定了变革不可能取得成功。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晚清“白银危机”及相关货币制度变革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