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出海热,至少两家基金发QDII新品,一只发在蚂蚁处罚落地时,一只奔赴纳指,FOF发行也密集了

最新信息

ETF出海热,至少两家基金发QDII新品,一只发在蚂蚁处罚落地时,一只奔赴纳指,FOF发行也密集了
2023-07-10 15:24:00
财联社7月10日讯(记者黎旅嘉)今年市场震荡、风格轮动加剧,基金发行市场持续低温。不过,本周新发基金数量久违地突破20只,显示相较此前基金公司发新热度小幅回升。
  具体来看,本周5个交易日将有22只新产品首发。预计新发产品涉及华夏基金、富国基金和中欧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债券型基金有6只;混合型基金5只;股票型基金有2只;另有2只 QDII 基金、6只FOF基金和1只商品型基金。
  很显然,以股票型基金为代表的权益类基金占比并不算高,显示当下市场热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债基整体仍占有相当比例,事实上,6月新成立的债基总发行份额占比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更有存量混基宣布转型为债基,不少债基近期纷纷暂停大额申购。
  两只QDII基金很是吸引注意力,一只是华夏基金的华夏恒生中国企业联接A,为发起式类型,拟任基金经理为徐猛,另一只是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公司称其是“国内当前唯一跟踪纳指科技指数的ETF”,此外,还提到将在纳斯达克100里只精选归类为科技板块的股票。
  华夏恒生中国企业ETF成立于2021年,截至一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包括阿里、腾讯、美团等,上周恰逢对蚂蚁集团的处罚落地,利空出尽,对于联接基金而言,或是较好的布局时点。华夏恒生国企ETF今天开盘拉涨,一度涨近2%。
  此外,本周有6只FOF集中首发,盘点公募FOF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超五成产品录得正收益,收益率超过3%的产品有6只。从FOF基金类别来看,债券型产品整体表现亮眼,股票型和偏股型产品表现较弱。
image  数据来源:Wind
  从数据来看,近期公募基金发行相较 2021、2022 年同期均出现降温,包括基金发行数量、发行总规模、单只基金平均发行规模均有降低,其中权益基金发行出现明显降温。不过基金逆势捡筹的态势却较为明显。多只新成立的偏股型基金近期快速进场,成立以来收益率已超10%。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后续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提振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那么A股或将出现估值修复,后续应提升对投资组合的“估值”重视度。
  本周22只新基首发
  从首发时间上看,周一即7月10日为新发基金集中发行的高峰期合计首发18只、周二1只、周三2只、周五1只。
  其中,周一首发的创金合信利辉利率债A的募集目标为80亿份,为本周募集目标最高的产品,基金托管人为徽商银行,是一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此外,分别拟于7月10日和12日首发的国泰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永赢匠心增利A和工银精选回报A的募集目标均为50亿份,为本周募集目标较大的几只产品。
  总体而言,从上半年新发基金的情况来看,热度持续下降。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发行市场共有608只基金成立,发行总份额达5284.44亿份,相比去年同期成立数量同比降12%,发行份额同比降22%。
  从发行结构来看,“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债券型基金的发行份额占比超6成,远超权益类产品,成为最吸金类型。
  数据显示,6月份新成立的债基总发行份额占当月市场新成立基金发行总额的比重达75.86%,远大于5月份的51.3%,债基发行占比大幅提升。纵观上半年基金整体发行情况,6月份新成立的债基发行份额占比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接近去年12月水平。
image  图片来源:Wind
  上述冷淡数据背后,自年初以来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仅为0.06%,混合型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更是为-1.6%。一方面,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择时确实并不简单,不仅需要成熟的投资体系,还需要强大的心态,大部分经理择时贡献的也都是负收益,因此基金经理普遍选择高仓位运作。另一方面,近年来 A 股的结构化行情决定了很难有行业一直具有“赚钱效应”,因此在选股上,很容易出现基金经理扎堆某一行业、持股集中度高的现象。这也就造成了此前在热门赛道持续大跌背景下,公募净值出现大幅回撤的现象。
  逆市入场信号频现
  有业内人士强调,当权益市场行情偏弱,赚钱效应不佳时,债基往往会更受到资金的青睐。尤其是短债类产品,由于波动比权益类产品小,收益空间比货币类产品大,规模容易在此时出现逆势扩张。
  不难发现,许多基金公司开始增加中短债基金的发售,主要是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今年投资者整体的风险偏好较低,且大类资产中避险资产表现优异,使得各类资管产品中,低风险偏固定利率特征的产品规模增速较快;另一方面,理财产品经过去年底的风波之后,今年的理财投资久期错配减少,产品发行期限偏长,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下降,使得偏短期产品年初至今收益不及短债基金,也促使一部分资金流入短债基金。
  相较之下,主动权益基金则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少数契合当下投资热点的产品取得了不错的募集结果,其他产品的“吸金”能力却稍显薄弱。
  事实上,过去几年,主动权益产品的业绩不如人意,投资者信心不足,主流公募产品配置的行业今年的表现也乏善可陈,多方因素叠加,导致主动权益基金的募集表现略低于市场预期。不过,与权益类基金销售疲弱形成对照的是,新基金入场捡筹的动能却较为充足。近3个月,新成立的偏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有近半产品的收益率绝对值在1%以上,这也意味着不少产品已建仓。
(文章来源:财联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ETF出海热,至少两家基金发QDII新品,一只发在蚂蚁处罚落地时,一只奔赴纳指,FOF发行也密集了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