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迈向“源头创新”,如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最新信息

生物医药迈向“源头创新”,如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2023-12-05 18:14:00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韩利明上海报道2015年新一轮医改之后,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蓬勃发展,创新药企的研发能力不断提升。随着仿制药发展空间逐渐缩窄,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药企发展目标从“跟随性创新”转向“源头创新”。
  源头创新并非易事,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新药研发失败。但新药研发上市后巨大的市场前景,依然让投资者钟情于这场“豪赌”。然而,近两年来,创新药领域的融资“寒冬”席卷全球,“豪赌”也渐趋谨慎。医药魔方统计,2022年全球创新药一级市场投融资同比下降43%,国内同比下降55%。
  “不管好的周期还是坏的周期,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把临床问题解决了,对企业家、科学家都是春天。”在首届浦江生物医药源头创新论坛上,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苏州BioBAY)董事长殷建国对市场环境保持乐观,“市场对真正的价值判断是非常慷慨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在会议现场指出,“作为医药产业,只有对临床急需的产品进行研究,才有更多属于中国的原始创新产品和技术。因此,合作才能共赢。国家政府在体制机制上大力推动改革,同时医、学、研、产、政五方面联动,共同推进,才能形成比较好的原始创新。”
  当前,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源头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医院,企业是行业发展壮大有力的推动者。“寒冬”尚未褪去,在创新驱动下,如何将高校/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与企业的发展、产业的壮大有机衔接起来?
  “寒冬”之下,需要更高效地转化科研成果
  近两年来,医药行业的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相继迎来资本“寒冬”,创新药企生存愈发困难,募资难题尚在延续。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一级市场融资企业数量和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1.6%和28.6%;二级市场融资总额142亿元,同比下降51%。
  资本“寒冬”还会持续多久?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认为,“春天正在回来,可能需要一年半到两年。” Pureos Bioventures(皮尤罗斯生命科学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克劳斯·布莱纳则认为市场需要更多的时间复苏,“可能需要两三年比较缓慢的过程。”
  “经历不同的周期对药企来说并非坏事。” 在Arix Bioscience(阿里克斯风险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塔索斯·康斯坦蒂努看来,企业不是手握越多资金越好,“更多的资金代表着更大的责任,同时会增加风险。例如对于未上市企业,面对巨额融资,出于人的本性容易对预算、业务放松警惕和降低专注,甚至在决策时容易变得傲慢。”
  不可否认的是,现下,坚持源头创新仍是中国药企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医药行业迈向更高阶梯的唯一途径。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中国区执行合伙人吴淳博士指出,“高校/研究院、医院/医学中心、药企是(生物医药)三个创新源头,以高校/研究院为中坚力量,侧重点各不一样。其中,高校/研究院专注于基础理论;医学院基于患者、临床实践在细胞基因治疗开发、精准医学研究、数字疗法开发等领域有高校/研究院不具备的能力;药企在验证靶点基础上更多地开发新药及改进分子技术平台,最后产出成果。”
  有一级市场投资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资本‘寒冬’之下,药企更需要注重市场思维和科研思维的链接,更高效地打通产学研之间的障碍,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出市场价值,是当下医药企业可能的破局之道。”
  “一方面,(高校、医院)有很多黑科技,并没有被企业、投资人所认知。另一方面,科学家擅长做科学,但是做企业是短板,真正的科技型企业家很少。这个时候需要共同探讨理科、医科交叉融合项目,形成交叉融合的创新平台。”朱同玉表示,“所谓的创新实际上是一个闭环,离不开政府、企业、大学、资本。”
  科研成果如何落地?
  对于未上市的创新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投资者的支持。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近年来不少上市药企作为LP(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孵化前沿生物医药创新企业。
  “上市药企出资做LP,除了获取财务上的回报,还能通过投资,在早期找到可以合作的企业,同时触达前沿创新科技,促使企业形成创新集聚效应。”上述一级市场投资人解释,“创新药的前期投入,具有周期长、风险大等特点,上市公司以LP身份进行投资,被投企业的业绩表现不会直接体现在报表里,也免于对外公告具体项目,降低市场关注度。”
  以复星医药为例,“2014开始,复星医药作为LP参与投资大学先进成果,借此跟全球顶尖研究院所形成链接。2016年至2017年开始用自己的基金或以GP方式管理基金做深度孵化,主要孵化高校早期成果。” 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介绍。
  LP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出资人,将资金交给GP(普通合伙人,General Partne),由GP进行投资决策及管理,投资获利后,双方再进行分成。在当下资本“寒冬”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是难能可贵的一股市场化资金。
  公开资料显示,复星医药通过投资的VC企业介绍被投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合作开发,落地了中国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由此看来,手握充足现金流的药企出资孵化创新企业,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正在持续兑现成果。
  药企入局LP的队伍也在持续扩大。投中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H1投资领域包含生物医药的新设立基金合计为60只,目标募集总规模约为617亿元;其中综合类基金24只,总规模约为343亿元,专注于大健康投资的新设基金36只,总规模约为274亿元。新设基金的LP主要为企业投资者,占比约为53%,其中生物医药企业占比约为22%。
  投资者如何挖掘更多投资机会,同时推动源头创新?库尔玛合伙人风险投资公司(Kurma Partners)合伙人彼得·奈贝克认为,第一,投资机构应该主动寻找科研院校合作。第二,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科学家缺乏经验,可以由投资机构建立团队,帮助科学家补齐短板。团队需要运营,要有正确的流程、人才、资金、需要足够有能力的人来运营项目。
  “作为源头创新的投资人,考虑问题应该以始为终,临床上一定要找到适应症。” 礼来亚洲基金合伙人林亮表示,“源头创新风险很高,后续需要大量资金,由专业团队介入,如何设置股权架构、股权激励、估值,对做到源头创新的初创公司尤为重要。”
  在投后管理方面,林亮强调,孵化从源头创新的企业比创新企业要求更高,例如如何帮助教授创始人团队寻找合适的CEO、对接临床资源等,实践中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敬畏心,保持有担当的心态,集众人拾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生物医药迈向“源头创新”,如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